海豐油占米、蓮花山茶標準化生產技術方案發布
探索科技支撐縣域農業高質量發展的“海豐經驗”
9月16日,海豐縣人民政府聯合我院在海豐縣舉辦海豐油占米、海豐蓮花山茶品牌推廣和標準化生產技術方案發布會暨海豐縣與省農科院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科技支撐推進會,現場發布了《海豐油占米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方案》和《海豐蓮花山茶標準化生產與產品品控技術方案》,助推海豐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我院副院長何秀古,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三級調研員李振柱,縣委常委、副縣長孟強,我院相關研究所負責人和專家,市、縣農業農村部門相關負責人,相關企業代表等共120人參加活動。
活動舉行了海豐油占米、蓮花山標準化生產和農產品地標品牌建設技術培訓,邀請了水稻栽培專家張彬副研究員、茶葉專家馬成英研究員、農產品地標管理專家歐陽英等作精彩報告。雙方召開了海豐縣與省農科院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科技支撐推進會,圍繞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和綠美廣東生態建設,凝練形成產業發展技術需求,布局建設一批科技攻關項目,全方位科技支撐海豐六大主導產業(水稻、蔬菜、茶葉、畜禽、水果、水產)高質量發展等進行了深入交流。
何秀古表示,此次品牌和技術方案的發布,既是省農科院與海豐縣實施“百千萬工程”的重要舉措,也是雙方共建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成果之一。作為技術支撐單位,省農科院充分發揮科技、資源、人才優勢,瞄準海豐絲苗米、茶葉、蔬菜、畜牧、水產、水果等六大優勢特色產業發展需求,組建全產業鏈專家服務團,與企業合作共建六大產業研究中心,建立科技先行示範基地,解決製約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難題。下一步,雙方將穩步推進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共建工作,進一步擦亮海豐油占米、蓮花山茶地標品牌,探索實踐科技支撐縣域鄉村振興的“海豐經驗”,打造實現鄉村全麵振興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的示範樣板。
作為農業大縣,近年來,在我院強有力的科技支撐下,尤其是雙方共建全國農業科技現代化先行縣以來,海豐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邁入了快車道,在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產業研究中心實體化運作、種子“芯片”工程、農業適用科技推廣、農業信息化、農業人才培育等重點工作方麵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建立了海豐油占米繁育種基地和仙人茶下山繁育基地,升級海豐種子“芯片”。在我院水稻所陳建偉研究員的帶領下,海豐油占米繁育種基地成功自主研發苗頭品種3個,其中“香汕油占1號”畝產可達1400斤,並在2022年報送參加省水稻品種審定區試。優質稻(油占米品種)售價由1.2元/斤升至1.6-1.8元/斤,畝均增收400-500元;在我院茶葉所的幫助下,仙人茶下山繁育基地成功移植了野生蓮花山茶,蓮花山茶葉的種源保護和開發取得了新進展,建立了一套完整蓮花山茶育種、生態栽培、加工品控、產品研發等技術體係。
目前,海豐已建成油占米、蔬菜、茶葉3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絲苗米跨縣集群現代農業產業園1個,共培育“粵字號”農業知名品牌18個、市級名牌農產品品牌61個。擁有國家地理標誌產品3個(虎噉金針菜、海豐油占米、海豐蓮花山茶),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12個、廣東省名特優新農產品22個,海豐油占米、蓮花山茶葉也成為了家喻戶曉的知名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