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版
手機版二維碼
微信
手機版二維碼
  首頁 > 專家之聲

何秀英:廣東水稻品種引領全國稻作優質化

時間:2023-03-16 09:00 來源:科技與金融雜誌 【字體:

圖片

  何秀英

  必威betways 水稻研究所所長


  晚餐時間,大家會選擇煮麵、嗦粉還是吃飯呢?雖然各地飲食結構各有不同,但糧食安全同時牽動億萬人心。

  水稻作為我國第一大口糧作物,也是廣東省最主要的糧食作物:2022年,廣東糧食產量為1291.5萬噸,其中稻穀的產量達1108.6萬噸。但如果將這個數字置於2022年全國稻穀20849.5萬噸的總產量之中,廣東這個擁有1.27億人口的糧食消費大省,還能否被稱作 “魚米之鄉”?

  麵對記者的疑惑,必威betways 水稻研究所(以下簡稱“省農科院水稻所”)所長何秀英指出,在稻穀種植方麵,無論是水土涵養還是生態文化,廣東具備相當優勢。

  因為與北方糧食主產大省實施了“差異化”的發展策略,廣東的貢獻長期體現在對優質水稻的育種與生產方麵:受地區需求影響,早在全國的稻穀生產仍以促進產量提升為主的時候,廣東已經開始探索如何“種好”與“吃好”。通過稻作研究與成果推廣,源自廣東的優質產品已改善了多地民眾的“餐桌”質量。


  百年稻作研究

  現在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不少民眾已是“吃米不知米價”。但自18世紀以來,隨著人口的急速增加、社會動蕩,廣東乃至全國的糧食危機在近代變得空前嚴重,沿用傳統的稻作生產手段已經難以為繼。

  在這種背景下,眾多有識之士投身興農救國。省農科院水稻所辦公樓門外廣場上,佇立著研究所奠基人丁穎教授、中國工程院黃耀祥院士兩尊銅像,標誌著這份曆史使命的傳承。

  “丁老於1933年選育出世界上第一個具備野生稻血緣的新品種‘中山1號’,把野生稻可抵抗惡劣環境的基因轉移到栽培稻中,開創了我國水稻育種的新途徑。

  到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黃老的研究團隊通過人工雜交手段育成了半矮稈水稻良種,即降低了植株高度,使作物更加耐肥抗倒,同時提高了收獲指數。這些良種的成功培育,使水稻增產、農民增收,為解決溫飽問題發揮了重大作用。”何秀英介紹道,一百年來,廣東稻作研究事業的重心一以貫之,無論是早期的中山大學稻作試驗場,還是現在的省農科院水稻所,初心都為服務廣大人民,為我國南方稻區的水稻生產注入科技力量。

  一省良稻一省香

  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糧食產量、麵積、單產增幅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實現了“四連增”,總產量更為近十年來最高水平。

  廣東推行“科技興農”,讓耕種實現優質高產,科技育種的功勞自然功不可沒,據介紹,目前廣東省近八成的水稻主導品種,都是由省農科院水稻所主持或參與研發推廣的。

  “可以說,是廣東引領了全國秈稻品種優質化。除了良好的科研傳統外,一個客觀原因是廣東具有地理優勢,如光溫條件好,且毗鄰港澳;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廣東的消費水平相對較高,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稻作還在努力提升產量、滿足民眾“吃飽”需求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了優質稻的選育。”

  何秀英分享道,廣東水稻的影響力很大,如“黃華占”“美香占2號”“粵農絲苗”等,很多民眾都略有所聞;因為品種優質,在多年前已經推廣到全國各地,在長江中下遊地區也有大麵積的種植。現在,在海南、江西、湖南、湖北、雲南等多省種植的優質稻的親本,多數是由廣東提供的。

圖片

位於廣州市南沙區的魚塘種稻試驗點

  談及品種推廣,何秀英說,因國家對主糧施行嚴格管控的政策,水稻並非於某地選育成功後就可立即廣泛播種。例如,當省農科院水稻所推出了水稻新品種,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會先組織區域試驗,研究品種可種植區域,評審新品種的產量、抗性、米質等多種指標,審定通過後才能在一定的區域推廣。

  如果廣東的水稻新品想要“出省”,就需要參加各省的區域評估,在引種示範、審定、備案均獲通過之後,才有機會與當地民眾見麵,這往往需要多年時間。因而,稻作研究是一項長久事業,選種育種更不可能一勞永逸,譬如在某地有良好收成的品種,引種異地時可能會表現不良;即使是適應性與穩定性極高的良種,經過十數年或數十年時間的演進後,也會麵臨穀種退化等問題。

  何秀英舉例,當前廣東省年種植麵積最大的常規稻“美香占2號”,經過十餘年的推廣種植,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但各地也時有反映其出現了生產與品質不穩定等問題。“這是一個迭代更新的過程,剛開始這個品種表現很好,但當耕作麵積達到百萬畝甚至幾百萬畝之後,病蟲害等問題就會惡化;而品種退化也難以避免,這就需要我們科技工作者不斷對稻種進行提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