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英:廣東水稻品種引領全國稻作優質化
何秀英
必威betways 水稻研究所所長
晚餐時間,大家會選擇煮麵、嗦粉還是吃飯呢?雖然各地飲食結構各有不同,但糧食安全同時牽動億萬人心。
水稻作為我國第一大口糧作物,也是廣東省最主要的糧食作物:2022年,廣東糧食產量為1291.5萬噸,其中稻穀的產量達1108.6萬噸。但如果將這個數字置於2022年全國稻穀20849.5萬噸的總產量之中,廣東這個擁有1.27億人口的糧食消費大省,還能否被稱作 “魚米之鄉”?
麵對記者的疑惑,必威betways 水稻研究所(以下簡稱“省農科院水稻所”)所長何秀英指出,在稻穀種植方麵,無論是水土涵養還是生態文化,廣東具備相當優勢。
因為與北方糧食主產大省實施了“差異化”的發展策略,廣東的貢獻長期體現在對優質水稻的育種與生產方麵:受地區需求影響,早在全國的稻穀生產仍以促進產量提升為主的時候,廣東已經開始探索如何“種好”與“吃好”。通過稻作研究與成果推廣,源自廣東的優質產品已改善了多地民眾的“餐桌”質量。
百年稻作研究
現在的物質生活日益豐富,不少民眾已是“吃米不知米價”。但自18世紀以來,隨著人口的急速增加、社會動蕩,廣東乃至全國的糧食危機在近代變得空前嚴重,沿用傳統的稻作生產手段已經難以為繼。
在這種背景下,眾多有識之士投身興農救國。省農科院水稻所辦公樓門外廣場上,佇立著研究所奠基人丁穎教授、中國工程院黃耀祥院士兩尊銅像,標誌著這份曆史使命的傳承。
“丁老於1933年選育出世界上第一個具備野生稻血緣的新品種‘中山1號’,把野生稻可抵抗惡劣環境的基因轉移到栽培稻中,開創了我國水稻育種的新途徑。
到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黃老的研究團隊通過人工雜交手段育成了半矮稈水稻良種,即降低了植株高度,使作物更加耐肥抗倒,同時提高了收獲指數。這些良種的成功培育,使水稻增產、農民增收,為解決溫飽問題發揮了重大作用。”何秀英介紹道,一百年來,廣東稻作研究事業的重心一以貫之,無論是早期的中山大學稻作試驗場,還是現在的省農科院水稻所,初心都為服務廣大人民,為我國南方稻區的水稻生產注入科技力量。
一省良稻一省香
國家統計局廣東調查總隊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年,廣東糧食產量、麵積、單產增幅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實現了“四連增”,總產量更為近十年來最高水平。
廣東推行“科技興農”,讓耕種實現優質高產,科技育種的功勞自然功不可沒,據介紹,目前廣東省近八成的水稻主導品種,都是由省農科院水稻所主持或參與研發推廣的。
“可以說,是廣東引領了全國秈稻品種優質化。除了良好的科研傳統外,一個客觀原因是廣東具有地理優勢,如光溫條件好,且毗鄰港澳;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廣東的消費水平相對較高,在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稻作還在努力提升產量、滿足民眾“吃飽”需求的時候,我們已經開始了優質稻的選育。”
何秀英分享道,廣東水稻的影響力很大,如“黃華占”“美香占2號”“粵農絲苗”等,很多民眾都略有所聞;因為品種優質,在多年前已經推廣到全國各地,在長江中下遊地區也有大麵積的種植。現在,在海南、江西、湖南、湖北、雲南等多省種植的優質稻的親本,多數是由廣東提供的。
位於廣州市南沙區的魚塘種稻試驗點
談及品種推廣,何秀英說,因國家對主糧施行嚴格管控的政策,水稻並非於某地選育成功後就可立即廣泛播種。例如,當省農科院水稻所推出了水稻新品種,廣東省農業農村廳會先組織區域試驗,研究品種可種植區域,評審新品種的產量、抗性、米質等多種指標,審定通過後才能在一定的區域推廣。
如果廣東的水稻新品想要“出省”,就需要參加各省的區域評估,在引種示範、審定、備案均獲通過之後,才有機會與當地民眾見麵,這往往需要多年時間。因而,稻作研究是一項長久事業,選種育種更不可能一勞永逸,譬如在某地有良好收成的品種,引種異地時可能會表現不良;即使是適應性與穩定性極高的良種,經過十數年或數十年時間的演進後,也會麵臨穀種退化等問題。
何秀英舉例,當前廣東省年種植麵積最大的常規稻“美香占2號”,經過十餘年的推廣種植,已經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但各地也時有反映其出現了生產與品質不穩定等問題。“這是一個迭代更新的過程,剛開始這個品種表現很好,但當耕作麵積達到百萬畝甚至幾百萬畝之後,病蟲害等問題就會惡化;而品種退化也難以避免,這就需要我們科技工作者不斷對稻種進行提純、複壯,使產量與質量不會出現明顯下降。當出現了比‘美香占2號’更好的品種,迭代就會逐漸發生。”
廣東省年種植麵積最大的水稻品種“美香占2號”
打造優質品牌應對激烈競爭
“在大眾印象中,以前煮一鍋飯好像很多,米飯的硬度足夠,出飯率高,吃得更飽;現在電飯煲煮出來的飯可能沒多少,偏於軟熟。”何秀英也同意,什麼是“好吃”其實會因時、因地而變:“在粵西地區以及海南省,民眾經常煲粥與撈飯,這就需要米飯具備一定硬度,否則很容易燒糊”,“黃老的團隊在7 0年代育成的‘桂朝2號’,多年來深受雲南農民的歡迎,現在在當地每年還有幾十萬畝的種植麵積,因為這個品種很適合製成雲南米線。”
但就整體而言,消費市場對大米的需求已經走向質量主導,口味偏好也更加明確。提到優質大米,相信不少人會優先聯想到東北的五常大米,甚至來自泰國、日本等國的優質產品。在越趨激烈的環境下,廣東米要脫穎而出,更廣泛地走進全國甚至全球民眾的“餐桌”,何秀英認為必須要加強品牌建設。
“提升品牌效應確實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問題。譬如泰國香米就是一種風向標,一講香米就會講到茉莉香米;日本的越光米也是如此,這就是高質量與好品牌的效應。廣東的絲苗米、油粘米也應該朝著這個方向發展。”何秀英說,細長、油脂豐富的優質絲苗米,對於吃慣了“煲仔飯”的老廣們而言,意味著恰好的口感與濃濃飯香,但這種南方秈米如何“東征”“北伐”,是生產者與科研人員共同關心的問題。
粵農絲苗的穀樣與米樣
2018年,在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的指導下,省農科院水稻所等單位發起成立了“廣東絲苗米產業聯盟”(以下簡稱“聯盟”)。“絲苗米向來是廣東優質米的統稱,如增城絲苗米、羅浮山大米都是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聯盟希望通過引領全省絲苗米產業在研發、生產及加工等各方麵的升級,提高副產品附加值,延長產業鏈,以產學研合作、科企合作進一步加強廣東絲苗米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與核心競爭力。”
何秀英介紹,聯盟對絲苗米製定了更嚴格的標準,如規定了米的“長寬比”要達到3.5以上,較《地理標誌產品增城絲苗米》規定的2.8更優。更好的外觀與食味將建立更高的檔次,也有利於發揮品牌效應,打造“北有五常,南有絲苗”的品牌格局。
向科技興農致敬
廣東省第十三次黨代會提出,要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好產業、市場、科技、文化“四張牌”。基於廣東的農情和資源稟賦條件,有必威betways 專家指出,廣東應該持續優化糧食生產空間布局與糧食安全產業帶建設,加強糧食種源及糧食生產全鏈條的科技支撐力度。
“現在,廣東已經開啟農業全產業鏈發展新征程。除了選種育種技術發展迅速,農業生產技術更是突飛猛進,如數字農業、智慧農業,都為科研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方向。除了力求補足廣東稻作在機械設備方麵的短板,我們也非常關注農業的精準管控以及低碳生產方麵的技術。”何秀英指出,科技支撐涉及方方麵麵,需要技術突破與政策引領的雙重推動,除了關注高新技術發展,因地製宜也是其中關鍵。省內幾個稻作區的情況各不相同,每片土地都有差異,科研人員跑遍全省,深入鄉村,為各地農戶提供精準服務。“
2022年早季,‘龍舟水’和台風造成部分地方農田水利設施損毀,影響了糧食生產,研究所派出了多批次科技人員參與救災複產工作,運用科技手段,首先幫助受災後的稻田能收成一點是一點。”
看著一年四季都有豐富變化的水稻田,我們對此有一種特殊的情感。向科研工作者、農民與土地致敬。
專家簡介:
何秀英,博士,研究員,必威betways 水稻研究所所長,博士後合作導師、碩士生導師,廣東省水稻產業體係育種崗位專家,水稻抗病育種研究團隊學科帶頭人,主要從事水稻遺傳育種及育種理論研究。近來年主持(或子課題主持)開展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廣東省自科學基金、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等研究21 項。育成品種晶絲苗2號、粵農絲苗、粵禾絲苗等分別為農業部、廣東省和廣州市的農業主導品種和主栽品種,並在廣東及華南稻區大麵積推廣應用。以第 1 作者或通訊作者在《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Rice》、《Rice Science》、《作物學報》、《中國水稻科學》等發表學術論文 41 篇。獲得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廣州市科學技術一等獎、廣東省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等成果9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