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森泰:重建嶺南特色現代桑基魚塘
“珠三角百萬畝池塘升級改造的關鍵點是要實現效益與生態的平衡”“廣東鄉村振興要進一步加強農業科技的支撐”“產業規劃要謹防‘繡花’,要尊重農業農村的內涵和特色”“農業經營體製改革要穩步推進,前提是要解決好農村勞動力的出路問題”……11月12日,南方農村報記者圍繞珠三角百萬畝池塘升級改造、農業科技、產業發展等議題專訪了必威betways 黨委書記、研究員廖森泰。
廖森泰主要從事蠶桑資源綜合利用和農產品加工等研究工作,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8年12月遴選為國家蠶桑產業技術體係加工與綜合利用研究室主任、崗位科學家。曾主持“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團隊項目等國家和廣東省重點科技項目10多項,獲授權發明專利8項,獲得省級科技成果8項。
談現代桑基魚塘
要實現效益和生態的平衡
10月23日,《珠三角百萬畝養殖池塘升級改造綠色發展三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發布。《方案》明確要求,珠三角地區要通過三年時間,率先完成100萬畝池塘的升級改造。
廖森泰認為,《方案》的出台是全麵推進鄉村振興和水產養殖業綠色發展的必然要求。水產養殖業作為農業的三大產業之一,是鄉村產業的重要支撐,漁業興旺、漁村美麗、漁民富裕是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尤其是對於水產養殖第一大省廣東而言,意義更加重大。
據《2021年中國漁業統計年鑒》顯示,2020年全國水產品總產量為6549.02萬噸,廣東以875.81萬噸的總產量,連續兩年居全國第一,並且在水產養殖產量、苗種產量等方麵,斬獲多個第一;廣東更是以全國第六的養殖麵積產出了全國第一的養殖產量。
廖森泰表示,此次升級改造行動的基本目標是實現減排養殖汙水、減少養殖用藥、減小養殖密度,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水環境質量,確保水產品出塘安全,尾水排放達標。更高目標是要增加漁民收入和重建嶺南特色現代桑基魚塘。
“這是尊重嶺南地區農民種養習慣和重視農業生態價值的具體體現。”廖森泰表示,桑基魚塘是珠三角人民在實踐中創造出的一種生態良性循環種養模式,最早起源於漢唐時代,在明清、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等時期迎來數次發展高峰。
桑基魚塘的原理是將低窪易有洪患之處挖成池塘飼養魚類,挖出的塘泥堆於周圍形成塘基,塘基上種植果樹、甘蔗、桑樹和花卉等,而基麵生產的副產物可投入塘中作為飼料,塘底泥又可成為基麵有機肥,形成土地利用精細、水陸互養、能量循環且地力曆久不竭的農耕係統和生態係統,並衍生出獨特的農耕、生態和人文文化。
改革開放後,桑基魚塘曾大麵積消失,主要有兩方麵原因:一是城市化、工業化、產業調整等因素對傳統基塘農業造成重大衝擊,基塘麵積不斷萎縮;二是在經濟杠杆的作用下,水產養殖麵積增加,種植麵積減少,造成基塘比例失調,“養魚效益更高,農戶自然就會挖大塘麵,縮小基麵。”廖森泰說。
“所以,重建嶺南特色現代桑基魚塘關鍵是要達到效益和生態的平衡。不能光講生態不講效益,也不能為了高效忽視生態。”廖森泰表示,既要想辦法提高養殖效益,也要盡可能挖掘桑基魚塘的多重價值,把生態轉化成生態經濟。
在提高養殖效益方麵,廖森泰認為,科技的力量不容忽視,對塘底泥的無害化處理、魚塘水的修複、生態飼料的研發、養殖環境的智能化監視監測與調控、餌料精準投喂係統的建立等都需要科技作為支撐。
在挖掘生態價值方麵,廖森泰認為,要將現代桑基魚塘與美麗鄉村、美麗田園建設有機結合,實現產業融合發展。基塘農業係統是名副其實的農業濕地生態景觀,隨著城市化進程的迅速推進,其作為城市周邊生態濕地的服務功能越來越顯著,與鄉村振興戰略中的“生態宜居”完美契合。
另外,基塘農業作為一種古老而獨特的生產方式,具有極高的曆史文化價值,是嶺南農業文化的重要遺產。可以整合珠三角基塘農業景觀資源,全麵發展桑基魚塘景觀文化遺產旅遊體係。可以建立休閑農業示範區,提供果蔬采摘、農產品銷售、淡水魚觀賞以及科普文化活動等,部分勞動過程可以讓旅遊者親自參與體驗,通過寓教於樂的形式,讓參與者更加強對基塘農業的認知,同時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方案》將發展規模化經營作為三年行動的一項重要任務,鼓勵養殖戶將池塘向專業大戶、合作社等流轉,發展100畝以上的規模化經營。對此,廖森泰表示,當前,珠三角區域有超過250萬畝基塘麵積,且80%以上的經營主體仍是傳統散戶,養殖麵積一般為兩三口塘,不超過30畝,集約化養殖不足20%。雖然從現代漁業、智慧漁業的發展方向來看,規模化、集約化經營無疑更有利於實現土地、資金、技術、勞動力等生產要素的有效配置,提高產業化水平和市場競爭力。
但是,目前珠三角地區參與基塘農業生產的勞動人口在百萬以上,而且大部分是本地農民。這一群體知識文化水平有限,年齡偏大,難以進入城市勞動力市場,他們最熟悉、最專業的技能就是養魚,可以說養魚是他們最重要的謀生手段。“現階段規模化要穩步推進,不能操之過急,需要一個過程。”廖森泰說。
談產業發展
要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和農產品加工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對於廣東如何推動產業振興,廖森泰認為,要從現代農業產業園、科技支撐、農產品加工等方麵著力。
“當前,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已成為我省各地推動產業振興的重要抓手,要繼續延續這一政策和勢頭。”廖森泰表示,目前我省建設的100多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在做大做強鄉村產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就業增收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地方積極性也非常高。
廖森泰建議,進一步優化產業布局,再建一批特色產業園、功能性產業園,爭取實現農業縣(市、區)主要特色品種省級產業園全覆蓋。同時,要以產業園建設為契機,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縮小與先進省份、發達國家的差距。就全國來看,雖然廣東農產品加工業比較具有優勢,但仍然存在技術水平達不到標準、農產品加工技術與生產不對接、資源利用率不高的情況。
“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廖森泰認為,省層麵要進一步深化農業科技體製改革,加大農業科技的投入力度。此外,當前我省部分地區仍存在基層幹部農業科技素質偏低的問題。農業係統的幹部相對比較懂農業,但鄉鎮主要領導、村主要領導對農業產業的認識和科技的認識還很欠缺,“真正懂農業的不多。”廖森泰說。
為此,廖森泰建議依托涉農院校、科研單位的力量,建立針對基層幹部的輪訓機製,幫助其了解農業生產特點,把握農業科技發展動態和趨勢,提高農業科技素質。
談撂荒地整治
要強化科技支撐和政府統籌
今年6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廣東省農田整治提升行動方案(2021-2025年)》,明確提出開展撂荒耕地整治和複耕整治。廖森泰表示,廣東農村撂荒現象普遍存在,整治過程中要充分發揮政府的統籌作用。可以搭建土地流轉或產權交易平台,公開、公正、規範運行,並將其打造成為服務龍頭企業、合作組織、家庭農場、種養大戶的重要載體。
另外,撂荒地改造不僅要組織好,還需要輔之以科技手段。廖森泰說,部分耕地在撂荒多年後會呈現土壤板結、地力下降等問題,光依靠鋤頭、拖拉機等農機具去整治顯然不切實際,需要因地製宜選用合適的肥料、微生物等對土壤進行修複,真正達到提升耕地質量的效果。
“撂荒地整治的最終目的是要有人去耕種。”廖森泰認為,在種地人越來越少的背景下,下大力氣抓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重要性日益凸顯。要大力支持服務型農民合作社、農業服務公司、農業服務專業戶加快發展,鼓勵家庭農場、規模種養戶為周邊農戶提供農機作業服務,引導合作社、村集體拓展服務領域。
專家簡介:
廖森泰,研究員,必威betways 黨委書記、佛山分院院長。廣東省政協農業與農村委副主任。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農業科技工作者、丁穎科技獎獲得者。現任中國蠶學會理事長;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係崗位專家;農產品加工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農業部功能食品重點實驗室、廣東省農產品加工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農產品加工和桑基魚塘生態農業研究,主持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係建設專項等各級科技項目30多項;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3項,其中一等獎4項(第一完成人)、二等獎4項;主編《桑基魚塘話今昔》《蠶桑資源與食療保健》、《桑樹活性物質研究》、《家蠶食用品質評價與加工新技術》等專著7部;發表論文300餘篇;獲授權發明專利40餘項;主持研製新產品10餘個。